词条 | 空头支票 |
释义 | 空头支票历史典故 空头支票怎么写好看:
空头支票历史词典解释空头:有名无实的。支票:向银行支取款项的票据。票面金额超过存款余额或透支限额因而不能兑现生效的支票。巴金《随想录》三一:“倘使支票到期兑不了现,那就叫做空头支票,这种支票还是少开的好,开多了会吃官司,名誉扫地。”比喻说话不算数或不能实现的诺言。邹韬奋《三十年前的民主运动》:“他们以为放出一个‘九年预备’的空头支票,可以和缓空气,又得拖延下去。” 偏正 原指不能兑现生效的支票,现多比喻不能实现的诺言。邹韬奋《经历·种种尴尬》:“我们和工头种种交涉,他总是很慷慨给我们以空头支票,于是我们不得不和那个公司的经理麻烦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表现社会生活中虚假欺诈的行为。→空口白话↔季路一言 言之必果 言而有信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王粲依刘源见“王粲登楼”。指误投权贵。文章游戏.〈新水令.幕叹〉套曲:“王粲依刘,陷英雄无情入彀。”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