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历史知识:

 

词条 掎角
释义

掎角

历史典故

掎角怎么写好看:

掎角怎么写好看掎角书法图片

掎角历史词典解释

《左传.襄公十四年》:“昔(晋)文公与秦伐郑,秦人窃与郑盟,而舍戍焉,于是乎有崤之师。晋御其上,戎人亢其下,秦师不复,我诸戎实然。譬如捕鹿,晋人角之,诸戎掎之,与晋踣之。”

崤,音yáo,山名,在河南西部。亢,通抗,抗击。掎,音jǐ,拉,拖。踣,bó,仆倒。公元前630年,晋文公联秦伐郑。郑派烛之武说服了秦穆公,秦军便悄悄撤军固守,这便得罪了晋国。公元前627年,晋秦在崤山大战,晋军与戎人山上山下,紧密配合,成掎角之势,大败秦军。“掎角”是比喻捕鹿,一人抓角,一人抓腿,使之受擒。后用为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的典故。

《三国志.吴书.陆逊传》:“掎角此寇,正在今日。”《北史.尔朱荣传》:“曾启北人为河内诸州,欲为掎角势。”

词语分解:

  • 掎角的解释 1.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。语本左传·襄公十四年:“譬如捕鹿, 晋 人角之,诸戎掎之,与 晋 掊之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角之谓执其角也;掎之言戾其足也。”三国志·吴志·陆逊传:“掎角此寇,正在今日。” 唐 陈子昂 上西蕃边州安危事:“今欲掎角亡叛,雄将边疆,惟倚 金山 诸蕃,共为形势。”2.谓分兵互相呼应。旧唐书·德宗纪下:“宜令诸道各出师徒,掎角齐进。” 清 昭槤 啸亭杂录·书光显寺战事:“当是时
  • 掎的字典解释 掎 jǐ 拖住,牵引:掎止(从后截获)
  • 角的字典解释 角 jiǎo 牛、羊、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:牛角

历史典故推荐:呵李广

源见“灞陵呵夜”。谓欺辱失势之人。清 袁枚陇西将军歌:“灞水有人呵李广,敦煌无檄召陈汤。”

随便看

 
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4 Suppus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23 22:36: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