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论左勃极烈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金置。太祖建国时以四勃极烈共掌朝政,后又增设乙室、移赉两勃极烈。太宗改制,仍设回勃极烈,称谙班、国论忽鲁、国论左、国论右勃极烈。熙宗时废。
词语分解:
- 国论的解释 1.有关国家大计的言论、主张。汉书·薛宣传:“臣闻贤材莫大於治人, 宣 已有效。其法律任廷尉有餘,经术文雅足以谋王体,断国论。” 宋 王安石 河势诗:“国论终将塞,民嗟亦已勤。”2.谓商讨国家大计,发表政见。 宋 岳飞 乞解枢柄第三札:“伏念臣滥厕枢庭,误陪国论,贪荣滋甚,补报蔑然,岂惟旷职之可忧,抑亦妨贤之是惧。”3.全国的舆论。 宋 曾巩 代皇子免延安郡王第二表:“窃以明德懿亲,在天功而
历史官职推荐:上都柴炭局
官署名。设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,秩从六品。十六年,改提举司,升从五品。成宗大德八年1304,复降为局,正七品。隶宣徽院,置大使、副使各二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