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历史知识:

 

词条 燃眉之急
释义

燃眉之急

历史典故

燃眉之急怎么写好看:

燃眉之急怎么写好看燃眉之急书法图片

燃眉之急历史词典解释

火烧眉毛那样的紧急。形容极其紧迫。《英烈传》五三回:“此时正是燃眉之急,岂不用他。”亦作“烧眉之急”。明.沈受先《三元记.博施》:“望乞员外借贷些须,以救烧眉之急。”


偏正 好像火烧眉毛那样紧急。比喻事态非常紧急或事情非常危急。语出《三国志·吴书·张昭传》:“张昭谓孔明曰:‘先生每以管、乐自比,今玄德得先生,及弃新野,走樊城,败当阳,奔夏口,有燃眉之急,岂有管、乐万分之一耶?’”朱苏进、胡建新《康熙帝国》:“晚辈还想,将直隶现有的存粮先行运往漠北,有多少算多少,以解大营燃眉之急。△多用于描写处境危困。→刻不容缓 火烧眉毛 当务之急 迫在眉睫 迫不及待 ↔从容不迫 不急之务 案堵如故 无关紧要

词语分解:

  • 燃眉的解释 火烧眉毛,比喻事态紧迫,危急
  • 急的解释 急 jí 焦燥:急燥

历史典故推荐:穆如清风

诗经.大雅.烝民:“吉甫作诵,穆如清风。”穆:美。意谓和美如清风化养万物。也用于形容人的气度柔和清朗。梁.裴子野丹阳尹湘东王善政碑:“德政宽明,化先仁惠,不严之治,穆如清风。” 主谓 穆,美。形容和美

随便看

 
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4 Suppus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23 19:25: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