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封陵 |
释义 | 封陵历史地名 封陵怎么写好看:封陵历史词典解释一名风陵。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南风陵渡镇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 魏襄王十六年 (前303),“秦拔我蒲反、阳晋、封陵”。二十三年 (前296),“秦复予我河外及封陵为和”。均此。 又作风陵或封谷。因有津渡,也称封陵渡或风陵津。相传有风后(女娲)陵,故名。在今山西省芮城县西南、黄河北岸。《水经注·河水》:“潼关之直北隔河有层阜,巍然独秀,孤峙河阳,世谓之风陵。”战国属魏。魏襄王十六年(前303年),秦拔魏蒲坂、阳晋、封陵,即此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地名推荐:永清渠唐贞元中开,引黄河水溉田。在今内蒙古五原县境。新唐书·地理志 丰州九原县:“有咸应、永清二渠,贞元中,刺史李景略开,溉田数百顷。”方舆纪要卷61榆林镇“咸应渠”条:“贞元中,刺史李景略以丰州地面瘠卤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