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辅都尉怎么写好看:
右辅都尉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,汉置,俸比二千石,位次将军,掌全郡兵马及治安稽查。右辅都尉即右扶风都尉,也就是三辅都尉之一。景帝中元二年改郡尉为都尉,武帝又置三辅都尉各一人。东汉因三辅有陵园,乃复置右扶风都尉(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)。《后汉书·马武传》:“复拜武捕虏将军,以中郎将王丰副,与监军使者窦固、右辅都尉陈訢,将乌桓、黎阳营、三辅募士、凉州诸郡羌胡兵及弛刑,合四万人击之(西羌)。”
词语分解:
- 右辅的解释 1.右内史的别称。 西汉 主管京畿 右内史 地区的官。史记·酷吏列传:“徙为右内史,治如其故,姦邪少禁。坐法失官。復为右辅,行中尉事,如故操。”2. 汉 三辅之一。 右扶风 的别称。因在 京兆尹 之西,故称。今为 陕西 凤翔 。 唐 韩愈 石鼓歌:“故人从军在 右辅 ,为我量度掘臼科。”3.泛指京西之地。 唐 李商隐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:“右辅田畴薄,斯民常苦贫。”旧唐书·崔慎由传:“岂有都城
- 都尉的解释 官名,次于将军的军官吴广为都尉。——史记·陈涉世家项王使都尉 陈平召 沛公。——史记·项羽本纪
历史官职推荐:牧厂左右翼长
官名。清代太仆寺所属左右翼牧厂有翼长四人,左右翼骒马厂、骟马厂各一人。其地位在总管之下,协领之上。参见“牧厂统辖总管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