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中华共和促进会历史词典解释 即共和促进会。清末民初政团。前身为共和国民会。宣统三年十一月(1911.12)由胡飞、厉明度、张明远等人在上海成立。选伍廷芳、陈其美为名誉正副会长,厉为总干事,发布政纲十四条,以联络各省志士协助军事、维持政事、敦促国民求达共和为宗旨。南北议和期间,联合其他政团通电反对君主立宪。旋因内部分裂而解散。 词语分解:- 中华的解释 1 2 古代华夏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,以其在四方之中,因称之为中华,是汉族最初兴起的地方,后各朝疆土渐广,凡所统辖,皆称中华,后也借指中国振兴中华3 指中原4 古时对华夏族、汉族的称谓
历史知识推荐:气质之性 与“天地之性”相对。宋理学家表达人性论之用语。张载正蒙·诚明:“形而后有气质之性,善反之,则天地之性存焉。”王夫之注:“而此言气质之性,盖孟子所谓耳目口鼻之于声色臭味者尔”,指人之生理本能和欲望要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