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集贤院 |
释义 | 集贤院历史知识 集贤院怎么写好看:集贤院历史词典解释官署名。唐开元十三年(725)改丽正殿修书院为集贤殿书院,简称集贤院,掌修书之事,置学士,以宰相及侍从官兼。宋初沿置,掌收藏、校勘典籍。与史馆、昭文馆合称三馆。设集贤殿大学士,由宰相兼;集贤院学士、集贤殿修撰、直集贤院、集贤校理皆由他官兼。神宗元丰改制,并归秘书省。金贞祐五年(1217)复置,长官为知集贤院,下设同知集贤院、司议官、咨议官等,以备咨访。元世祖至元二十年(1283)并归翰林国史院,二十二年复分立,置大学士、学士、直学士。掌提调学校、征求隐逸贤良等事,并领国子监、道教及阴阳、祭祀、占卜等事。成宗、武宗时曾置院使为长官,后省,复以大学士领之。其属又有侍读学士、侍讲学士、待制、修撰等官。又辖国子学、兴文署等。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平准务官署名。北宋元符二年1099改市易务置,掌乘时贸易,平衡物价。金元光二年1223五月亦置,属户部,十月废。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