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骊姬之乱 |
释义 | 骊姬之乱历史典故 骊姬之乱怎么写好看:骊姬之乱历史词典解释《国语》卷七《晋语一》:“献公伐骊戎,克之,灭骊子,获骊姬以归,立以为夫人,生奚齐。其娣生卓子。……骊姬果作难,杀太子而逐二公子。”“公之优曰施,通于骊姬。骊姬问焉,曰:‘吾欲作大事,而难三公子之徒如何?’……优施曰:‘必于申生。……’骊姬……是故先施谗于申生。” 春秋时,晋献公宠信夫人骊姬,逼死太子申生,立奚齐为太子,引起晋国大乱。后遂用为夺嗣之典。“骊姬之乱”用作咏宠姬杀太子夺嗣的典故。 唐.李华《咏史十一首》其五:“侧闻骊姬事,申生不自保。”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神使鬼差见“鬼使神差”。沙汀范老老师:“当他刚从米市坝朱凉粉家里串了门子出来的时候,忽然~地一下停在街心。”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