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君子三年不为礼,礼必坏;三年不为乐,乐必崩 |
释义 | 君子三年不为礼,礼必坏;三年不为乐,乐必崩历史典故 君子三年不为礼,礼必坏;三年不为乐,乐必崩历史词典解释崩:败坏。 一个君子三年不讲习礼仪,礼仪必然败坏;三年不演奏音乐,音乐必然荒废。 古人认为礼乐是人们道德行为的规范,教化的根本,不可长期旷废。语出《论语.阳货》:“三年之丧,期已久矣。君子三年不为礼,礼必坏;三年不为乐,乐必崩。”唐.陈子昂《谏政理书》:“况君子三年不为礼,礼必坏;三年不为乐,乐必崩。奈何天子之政而轻礼乐哉?”唐.源乾曜《请举行射礼疏》:“夫圣王之教天下也,必制礼以正人情;人情正,则孝于家,忠于国。此道不替,所以理也。故君子三年不为礼,礼必坏;三年不为乐,乐必崩。”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年老体衰见“年老力弱”。冯玉祥我的生活 26章:“此外又扩大官佐队,凡在军中的人员,都一体参加,文职人员只有一位秘书长……因~,未令加入。”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