跅弛之士历史词典解释
跅弛:放逸不羁。指行为放纵、不受约束的人。《汉书.武帝纪》:“夫泛(fěng)驾之马,跅弛之士,亦在御之而已。”(泛驾:不受驾驭。)明.归有光《朱钦甫字说》:“若必狂走叫号,挟其所贵,而希心于跅弛之士以为奇者,非奇也。”也作【跅弛之材】。《晋书.周处传论》:“周子隐以跅弛之材,负不羁之行。”又有【跅弛泛驾】。清.袁枚《答陶观察问乞病书》:“譬如渥洼之马,滇南之象,虽舞于床蹲于朝,而约束勉强,常有跅弛泛驾之虞。”
偏正 跅弛,对自己言行不检束。指行为放纵,不受约束之人。语出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夫泛驾之马,跅弛之士,亦在御之而已。”颜师古注:“跅者,跅落无检局也;弛者,放废不遵礼度也。”明·归有光《朱钦甫字说》:“若必狂走叫号,挟其所贵,而希心于跅弛之士以为奇者,非奇也。”△多用以指不同流俗,不受礼法拘束的人。→落拓不羁 ↔绳趋尺步。也作“跅弛之材”。
词语分解:
- 跅弛的解释 放荡夫泛驾之马,跅弛之士,亦在御之而已。——汉书
- 士的解释 士 shì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:士族
历史典故推荐:彀弽
同“彀中”。弽,同“韘”,射箭用具。明 李东阳奉诏育材赋:“搜羽翼于网罗,挽英雄于彀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