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恬不为怪 |
释义 | 恬不为怪历史典故 恬不为怪怎么写好看:
恬不为怪历史词典解释恬:安然。安然不以为奇怪。《汉书.贾谊传》:“至于俗流失,世坏败,因恬而不知怪,虑不动于耳目,以为是适然耳。”宋.唐庚《上监司书》:“比来州县孱弱,纪纲废坏,上下习熟,恬不为怪。”《西湖佳话.葛岭仙迹》:“顷刻潮至,葛洪举杯向之,称奇道妙,恬不为怪。真是仙家妙用,不可测度。”亦作“恬不知怪”。《明史.海瑞传》:“执一二之不当,疑千百之皆然,陷陛下于过举,而恬不知怪,诸臣之罪大矣。” 见“恬不知怪”。陈恒《史讳举例》卷8:“而内外所称,章疏所列,俱公然直呼,恬不为怪,亦无一人议及之。”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,态度轻浮。金6*瓶6*梅八八回:“这贱小淫6*妇儿,学的油嘴滑舌。”镜花缘二一回:“俺看他油嘴滑舌,南腔北调,到底算个甚么!”鲁迅花边文学.北人与南人:“北京的报纸上,油嘴滑舌,吞吞吐吐,顾影自怜的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