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院部怎么写好看:
五院部历史词典解释
契丹部名。天赞元年(922)辽太祖以迭刺部强大难制,析为五院、六院两部。各设夷离堇统之,后更夷离堇为大王,因此五院部在朝又称北大王院。
词语分解:
- 五院的解释 1. 唐 称御史大夫、御史中丞、侍御史、殿中侍御史、监察御史五官之署为五院。后代沿用其称。 唐 李绰 尚书故实:“臺仪自大夫已下至监察,通谓之五院御史。国朝践歷五院者共三人,为 李商隐 、 张魏公 延赏 、 温僕射 造 也。”按, 李商隐 未尝为御史,当为 李尚隐 之误。 尚隐 曾任御史中丞。见旧唐书·李尚隐传。 宋 钱易 南部新书乙:“自 唐 初来,歷五院惟三人……五院谓监察、殿中、侍御
- 部的字典解释 部 bù 全体中的一份:部分(“分”读轻声)
历史官职推荐:都知杂房
官署名。北宋神宗元丰1078—1085改制后置,隶尚书省,掌进制敕名、班簿具员,考察都事以下功过及迁补之事。由本省属吏领之。 宋代尚书省吏员办事诸房之一。宋史·职官志一说:“主行进制敕目、班簿具员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