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耕耙耱 |
释义 | 耕耙耱历史知识 耕耙耱怎么写好看:耕耙耱历史词典解释魏、晋、南北朝时期,北方旱作农业区形成的旨在保墒防旱的耕作技术体系。据北魏《齐民要术》所载,这一体系主要包括耕、耙、耱(或称盖、耢)等环节。耕后用铁齿耙耙地,将耕后的大土块耙小,耱则使小土块变成细末,形成上虚下实的土层,使保墒蓄墒能力和持久性大为加强。这一体系由汉代耕地和耱地结合的技术发展而来,而使之臻于完善的关键之一便是耙的出现,标志着这一体系的形成。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宝文阁阁名。北宋庆历元年1041,以寿昌阁改名。嘉祐八年1063英宗即位后,藏仁宗御书、御制文集于阁内。治平四年1067神宗即位,以英宗御书附于此阁,置学士、直学士、待制,恩数与龙图阁同。徽宗政和六年11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