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罗几昂邦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满语音译,亦作多尔机昂邦。即“内大臣”。
词语分解:
- 多罗的解释 1.梵文Pattra的译音。亦译作“贝多罗”。树名。即贝多树。形如棕榈,叶长稠密,久雨无漏。其叶可供书写,称贝叶。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·恭建那补罗国:“城北不远有多罗树林,周三十餘里。其叶长广,其色光润,诸国书写,莫不採用。” 唐 杜甫 山寺诗:“吾知多罗树,却倚莲花臺。”参阅翻译名义集·林木。2.食器。南史·夷貊传上·扶南国:“﹝ 毗騫王 ﹞常遗 扶南王 纯金五十人食器,形如圆盘,又如瓦塸
历史知识推荐:夫于
春秋齐邑。在今山东邹平县东南。左传昭公十年前532:“子周亦如之,而与之夫于”,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