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三旗怎么写好看:
上三旗书法图片
上三旗历史词典解释
清代八旗中的镶黄、正黄、正白三旗的总称。由皇帝直接统辖。入关之初,清帝仅辖两黄旗,顺治八年(1651)复将原属多尔衮的正白旗收为己有,遂定八旗上下之序:镶黄、正黄、正白为上三旗,正红、镶白、镶红、正蓝、镶蓝为下五旗。凡编审户籍、官制、兵制及宿卫扈从之等差,皆以上三旗、下五旗为辨。参见“下五旗”。
词语分解:
- 上三旗的解释 清 顺治 后,将皇家军队分为“上三旗”和“下五旗”。镶黄、正黄、正白称为“上三旗”,为皇帝亲兵。正红、正蓝、镶白、镶红、镶蓝称为“下五旗”,由宗室诸王、贝勒、贝子等分统,驻守京师及各地。合称“满洲八旗”。 清 昭槤 啸亭杂录·汉军初制:“ 雍正 中,定上三旗每旗佐领四十,下五旗每旗佐领三十。”
- 旗的字典解释 旗 qí 用布、纸、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(zh?),多是长方形或方形:旗子
历史知识推荐:别思寨安抚司
土司名。明宣德十年1435置,属四川。正统十年1445,董卜韩胡诬别思寨安抚使饶蛒不轨,出兵欲并其地。明廷责其专擅,令饶蛒族人为安抚,仍统其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