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举止大方 |
释义 | 举止大方历史典故 举止大方怎么写好看:
举止大方历史词典解释举止:姿态,风度。大方:自然,洒脱。举动端庄,不俗气。《红楼梦》六6*四回:“在路叔侄闲话,贾琏有心,便提到尤二姐,因夸说如何标致,如何做人好,举止大方,言语温柔,无一处不令人可敬可爱!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二一回:“若是正经的女子,见了人一样,不见人也是一样,举止大方,不轻言笑的,那怕他在街上走路,又碍甚么呢。”巴金《随想录》七六:“姑娘相貌端正,举止大方,讲话不多,却常带笑容,她就是七年后的《生人妻》的作者罗淑。”亦作“举止端方”。《三侠五义》三回:“宁公原是饱学之人,听见此梦之形景,似乎奎星,又见包公举止端方,更兼聪明过人,就知是有来历的,将来必是大贵,暗暗点头。”亦作“举止大雅”。《镜花缘》一一回:“只见路旁走过两个老者,都是鹤发童颜,满面春风,举止大雅。唐敖看罢,知非下等之人,忙侍立一旁。” 主谓 举动得体大度,毫无做作。高和《越轨诉讼》:“黑头倒也做到了说话得体,举止大方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表示人行为规矩礼貌,姿态大度。→落落大方 ↔扭扭捏捏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老莱子之妻借指不贪功名的贤妻。儒林外史第三四回: “我们与山林隐逸不同,既然奉旨召我,君臣之礼是傲不得的。你但放心,我就回来,断不为老莱子之妻所笑。” 参见:○莱妇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