漏夺名籍怎么写好看:
漏夺名籍历史词典解释
《后汉书.党锢传.李膺传》:“时侍御史蜀郡景毅子顾为膺门徒,而未有录牒,故不及于谴。毅乃慨然曰:‘本谓膺贤,遣子师之,岂可以漏夺名籍,苟安而已!’遂自表免归。”
东汉名士李膺被宦官借党祸之名杀害,牵连门生故吏。蜀郡景毅送子拜李为师却未受牵连,景毅说岂能因为漏掉名字而苟安一时,自请罢官。后遂用为自请免官之典。
唐.戴叔伦《敬酬陆山人二首》其一:“当时漏夺无人问,出宰东阳笑杀君。”
词语分解:
- 漏夺的解释 漏脱。后汉书·党锢传·李膺:“本谓 膺 贤,遣子师之,岂可以漏夺名籍,苟安而已!” 唐 戴叔伦 敬酬陆山人诗之一:“当时漏夺无人问,出宰 东阳 笑杀君。”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·斠书·况太守:“谱传皆有漏夺。”
- 名籍的解释 1.记名入册。 2.犹名册。
历史典故推荐:辄作数日恶
南朝·宋·刘义庆世说新语•言语:“谢太傅语王右军曰:‘中年丧于哀乐,与亲友别,辄作数日恶。’王曰:‘年在桑榆,自然至此,正赖丝竹陶写,恒恐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