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冢宰 |
释义 | 冢宰历史知识 冢宰怎么写好看:
冢宰历史词典解释①相传为殷、周辅政大臣、百官之长。《尚书·伊训》:“百官总己以听冢宰。”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古者天子崩,王世子听于冢宰三年。”春秋战国泛指执掌国政的大臣。后世亦用以称宰相。唐代中后期,皇帝初崩,新君始立,从诸宰相中选一人摄冢宰,相当于首相之位。②《周礼》天官之长。亦作大(太)宰。居六卿之首,主管宫廷供御事务,参掌大政,总领百官及财赋之政。西魏末、北周建六官府,置为天官府长官。明清亦作为吏部尚书的别称。参见“大冢宰”、“天官府”。③同“宰夫”。《诗经·大雅·云汉》:“鞫哉庶正,疚哉冢宰,趣马师氏,膳夫左右。”陈奂《诗毛氏注疏》:“此冢宰为宰夫。”参见“宰夫”。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景陵县五代晋天福初改竟陵县置。治今湖北天门市。为复州治。北宋熙宁六年1073改属安州。元祐初复为复州治。绍兴三年1133为荆湖北路安抚使驻地。元属沔阳府。明初属沔阳州,嘉靖十年1531改属承天府。清属安陆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