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擎天之柱 |
释义 | 擎天之柱历史典故 擎天之柱怎么写好看:
擎天之柱历史词典解释支撑天的柱子。比喻担负天下重任的人才。《云笈七签》卷一○三:“擎天之柱著功勋,包罗大海佐明君。”元.李文蔚《圯桥进履》二折:“他是那擎天之柱,可为栋梁之材也。”亦作“擎天玉柱”。元.朱凯《黄鹤楼》一折:“想周瑜破了百万曹兵,他正是擎天玉柱,驾海金梁。”《野叟曝言》五二回:“敝省一位参戎,叫做林士豪,文武全才,也算一根擎天玉柱。” 偏正 擎,向上托,举。支撑起天的大柱子。比喻能够影响天下兴亡、国家安危的杰出人物。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卷103:“擎天之柱著功勉,包罗大海佐明君。”△褒义。用来指担当天下大任的人物。也作“擎天玉柱”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平原绣唐.李贺浩歌:“买丝绣作平原君,有酒惟浇赵州土。”唐代诗人李贺在诗中赞赏战国时代以养士著名的四公子之一赵胜,说买好丝线来绣成平原君的像,以表尊仰之意。后因以为对人敬仰之典。郑泽壬子秋日奉呈钝庵尊翁润绣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