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吏怎么写好看:
典吏书法图片
典吏历史词典解释
吏名。明清四种外吏(承差、书吏、典吏、攒典)之一。即司、道、府、厅、州、县之书吏。清代各省布政使司设二十五人至七十二人不等,江苏最少,四川最多。府设十余人至二十余人不等,厅设一人至十四人不等,州设四人至二十人不等,县设五、六人至十八人不等。分吏、户、礼、兵、刑、工六房办事。
词语分解:
- 典吏的解释 1.主管的官吏。 唐 陈子昂 上蜀川安危事:“ 蜀 中诸州百姓所以逃亡者,实缘官人贪暴,不奉国法;典吏游容,因此侵渔。”2.吏员的通称。 清 代司、道、府、厅、州、县的吏员都叫典吏。见清会典·吏部·文选清吏司一“八曰吏”注。
- 典的字典解释 典 diǎn 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:典籍
- 吏的字典解释 吏 lì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:吏治
历史知识推荐:仁勇副尉
官名。唐贞观十一年637始置,为正九品下武散官。宋初因之,元丰五年1082改官制,除少数民族官员外仍依旧除授外,余皆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