邑借怎么写好看:
邑借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,汉时韩(国)置,为种族之次长官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乌丸鲜卑东夷传》:“韩在带方之南……有三种,一曰马韩,二曰辰韩,三曰弁韩……各有长帅,大者自名为臣智,其次为邑借。”“景初中,明帝……定二郡,诸韩国臣智加赐邑君印绶,其次与邑长。”
词语分解:
- 邑借的解释 古代 辰韩国 官职名。后汉书·东夷传·辰韩:“诸小别邑,各有渠帅,大者名臣智,次有俭侧,次有樊秖,次有杀奚,次有邑借。” 李贤 注:“皆其官名。”
- 邑的字典解释 邑 yì 城市,都城:城邑
- 借的字典解释 借 jiè 暂时使用别人的财物等:借用
历史官职推荐:十六路
政区名。南宋绍兴十一年公元1140年宋金和议成,旧时京东东、京东西、京畿、京西北、河北东、河北西、河东、永兴诸路全沦于金,秦凤路诸州亦多不为宋所有,其时疆域,东尽明越,西抵岷嶓,南至琼崖,北达淮汉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