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出官 |
释义 | 出官历史知识 出官怎么写好看:
出官历史词典解释宋选人等初次接受差遣之称。选人和荫补得官人年满二十五(后改为二十岁),经铨试或呈试合格,方许赴吏部注授差遣;一任回,方许收使。如铨试不中,年满四十;呈试不中,年满三十,亦许出官。亦有朝廷特准免试而出官者。铨试或呈试时,进士及第人不得试经义,武艺出身人不得试武艺。宗室恩例子弟铨试,在试场无杂犯者皆出官。在京各司吏人,另按规定出任主簿、县尉、奉职、借职等。吏人出官又称“出职”。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西和州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以岷州改名。治白石镇今西和县西南。属利州西路。辖境相当今甘肃西和、礼县、宕昌、岷县等县地。元属巩昌都总帅府。明洪武十年1377降为西和县,后移治今址。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