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院长 |
释义 | 院长历史知识 院长怎么写好看:
院长历史词典解释①唐代指御史台三院御史之为首者,分别主持三院院务,遂以其为御史之别称。见赵璘《因话录》卷五。②唐代拾遗之别称。③唐代翰林学士院之翰林学士承旨。《新唐书·沈传师传》:“召入翰林(院)为学士,改中书舍人。翰林缺承旨,次当传师,穆宗欲面命,(传师)辞曰:‘学士院长,参天子密议,次为宰相,臣自知必不能,愿治人一方,为陛下长养之。’因称疾出。”④宋代都城内辑事人。⑤书院之掌教。宋元书院之掌教曰山长,清乾隆三十年(1765)改山长为院长。至清末仍名山长。⑥清末新设内阁法制院及弼德院之长官,主管院事,简任,有副院长佐之。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浰头山在今广东和平县西北浰源,接江西龙南县境。其近龙南者为上浰,在岭冈者为中浰,和平峒为下浰。明正德中,池仲容据此造6*反。正德十二年1517,赣抚王守仁用兵于此,于下浰置和平县。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