候风地动仪怎么写好看:
候风地动仪历史词典解释
世界上最早的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。东汉天文学家张衡于阳嘉元年(132)发明,用精铜制成。圆径八尺,形似酒尊,中有都柱,绕都柱按八个方向(八道)安置机关。外有八龙,各口衔铜丸,下有蟾蜍,张口向上。如有地动,都柱(惯性摆)倾倒,触发机关,龙口张开,铜丸落入蟾蜍口中,铿锵作响,丸落方向即地震方向。永和三年(138),此仪测出陇西地区(今甘肃东南部)的一次地震,证明其准确和可靠性。它利用惯性原理测得地震波的主冲方向,开创了人类使用科学仪器观测地震的历史,比西方同类仪器出现早一千七百多年。候其伏代库者可汗 即“那盖”。

候风地动仪复原外形图
词语分解:
- 候风的解释 观测风向。淮南子·齐俗训“辟若俔之见风也” 汉 高诱 注:“俔,候风者也。”
- 地动仪的解释 候风地动仪的简称
历史知识推荐:独鹿山
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。汉书·武帝纪:元封四年前107,“北出萧关,历独鹿、鸣泽,自代而还”,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