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影占 |
释义 | 影占历史知识 影占怎么写好看:影占历史词典解释又作隐占、影庇、影射,或称影复。唐以后官僚、地主虚占人口、田地,逃避赋役的一种手段。唐韩愈《论变盐法事宜状》:“诸道军诸使家口亲族,递相影占,不曾输税。若官自粜盐,此辈无一人遗漏者。”唐末及五代,许多官僚及富家影庇庄田,控制浮客,拒不纳税。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明宗纪四》:“兼有富户,或投名于势要,以求影庇。”宋范仲淹《奏重定职田顷亩》:“如将土地影庇,令免却合入差徭及抑配。”元代各投下、衙门、寺院、权贵享有特权,逼民为其服役而逃避赋役。朝廷虽屡申禁令,但收效甚微。《元典章·户部·立都提举司办盐课》:“如不为用心拘刷,纵令客旅达限不纳,夹带私盐,影射使用,从行省究治。”明代地主逃避赋役亦采取影射。即将所占土地移与免赋的人户名下,以逃避应承担之赋役。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揭暄明末江西广昌人,字子宣,号半斋。青年时游学南京、镇江等地。明亡,随叔父揭重熙起兵抗清,失败后居闽赣山区,究心学术。清顺治十六年1659从学于方以智,卒年八十余岁。好兵法、天文,注重西学,著有揭子遗书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