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不读律 |
释义 | 不读律历史典故 不读律怎么写好看:不读律历史词典解释《三国志.魏书.陈矫传》附《陈本》:“子本嗣,历位九卿。所在操纲领,举大体,能使群下自尽。有统御之才,不亲小事,不读法律而得廷尉之称,优于司马岐等,精练文理。……” 三国时,魏陈本,位至九卿。所在处能提纲挈领,统率部下,很有才能。虽未学习律法,但断案决狱不亚于廷尉,比当时著名廷尉司马岐还强。后以此为咏颂廷尉之典,或用指不学法律。 宋.苏轼《苏轼封集》卷七《戏子由》:“读书万卷不读律,致君尧舜知无术。”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狐穴源见“狐书”。指僻书僻典。清 孙枝蔚题仙舟图次黄仙裳韵:“工吟每耻搜狐穴,设酒偏思傍钓矶。”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