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中宰相怎么写好看:
山中宰相书法图片
山中宰相历史词典解释
《南史.陶弘景传》载:南朝梁.陶弘景初仕齐为左卫殿中将军,入梁,隐居于句容县句曲山(即茅山,在江苏省西南部),武帝(萧衍)时屡加礼聘,并不出。“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,无不前以谘询。月中常有数信。时人谓为山中宰相。”
“山中宰相”也简称为“山相”。后以比喻隐居不出仕却参谋国政的人。
唐.郑谷《蔡处士》诗:“旨趣陶山相,诗篇沈隐侯(南朝梁沈约谥号隐侯)。”(见《郑守愚集》卷三)
偏正 称隐居的高贤。也称空有宰相之才而不被任用。语出《南史·陶弘景传》:“陶弘景字通明,丹阳秣陵人也……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,无不前以谘询。月中常有数信,时人谓为山中宰相。”《宋史·邓孝甫传》:“予自谓山中宰相,虚有其才也;自谓文昌先生,虚有其词也。不得大用于盛世,亦无憾焉,盖有天命尔。”△褒义。→蒿蓬藏金
词语分解:
- 山的解释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:土山
- 宰相的解释 辅助帝王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此为宰相听事诚隘。听事,即“厅事”,大厅;处理公事,接待宾客的厅堂。。——宋· 司马光训俭示康实宰相之职也。——清· 梁启超谭嗣同传
历史典故推荐:何乐不为
为什么不乐意做呢?意为很愿意做或很可以做。清.吴趼人糊涂世界卷一:“既然说是里面已说通了,要我做面子,我亦何乐不为?”清.颐琐黄绣球七回:“就拿你的讲义写在卷子上面,来得及便交了去,试试衡文的眼法;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