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立身行道 |
释义 | 立身行道历史典故 立身行道怎么写好看:
立身行道历史词典解释谓修养自身,奉行道义。南朝梁.萧统《与晋安王纲令》:“明公儒学稽古,淳厚笃诚,立身行道,始终如一。”唐.张说《赠太尉裴公神道碑》:“《孝经》云:立身行道,以显父母。”明.无名氏《宝光殿》楔子:“老身姓赵,乃孙员外的夫人是也……幼而知礼,善晓三纲,居家侍奉公姑,教子立身行道。” 并列 完善自身,践行道义。南朝梁·萧统《与晋安王纲令》:“明公儒学稽古,淳厚笃诚,立身行道,始终如一。”△多作谓语,用于社会生活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俊造礼记.王制:“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,曰俊士。升于司徒者不征于乡,升于学者不征于司徒,曰造士。”后因以“俊造”指才智杰出的人。三国志.魏武帝纪:“其令郡国各修文学,县满五百户置校官,选其乡之俊造而教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