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所怎么写好看:
过所历史词典解释
古代用于关卡通行证明的官文书。汉代称传,但东汉郑玄时已有过所之名,魏、晋、南北朝时有广泛使用过所的记载。唐制,凡欲过关津者,“先经本部本司请过所,在京则省给之,在外则州给之。虽非所部,有来文者,所在给之”。过所内叙明申请人之姓名、年龄、身分、携带物品(包括牲畜、防身武器在内)、去向、往返路次、时间等。过关津时,必须呈上过所给守关者勘查是否属实,方能通行。无过所或过所逾期或冒名者,依法制裁。按唐律,“诸私度关者,徒一年。越度者,加一等”;“若冒名请过所而度者,各徒一年”;“若家人相冒,杖八十”。若过所过期者,须经关吏登记,方能过关。
词语分解:
- 过所的解释 古代过关津时所用的凭证,犹近代的通行证。周礼·地官·司关“凡所达货贿者,则以节传出之” 汉 郑玄 注:“传,如今移过所文书。”新唐书·百官志四下:“户曹司户参军事,掌户籍、计帐、道路、过所。”资治通鉴·后汉隐帝乾祐二年:“ 邠 ( 杨邠 )又奏:‘行道往来者,皆给过所。’” 胡三省 注:“盛 唐 之制,天下关二十六,度关者从司门郎中给过所,犹 汉 时度关用传也。 宋白 曰:古书之帛谓繻,刻本为契
- 过的字典解释 过 (過) guò 从这儿到那儿,从此时到彼时:过江
- 所的字典解释 所 suǒ 处,地方:住所
历史知识推荐:辛垣衍
即“新垣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