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禹门山 |
释义 | 禹门山历史知识 禹门山怎么写好看:禹门山历史词典解释即龙门山。在今山西河津市西北与陕西韩城市东北,夹河对峙。相传为大禹所凿,故名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昔者大禹导河积石,疏决梁山,谓斯处也,即《经》所谓龙门矣。《魏土地记》曰:梁山北有龙门山,大禹所凿,通孟津河口,广八十步,岩际镌迹,遗功尚存。”两山间河道狭窄,形势险峻,为秦、晋间交通冲要。明清在河东置禹门渡巡检司。禹之鼎(1647—1716) 清江南江都(今江苏扬州)人,字上吉,一字尚基,号慎斋。康熙间官鸿胪寺序班,以画供奉,入值畅春园。早年师法蓝瑛,取法宋元。以善画人物著称。其写真多白描,推当代第一。一时名人小像多出其手。曾为王石谷作《骑牛南还图》,为宋荦作《国门送别图》。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坚白论公孙龙子篇名。因全文以论证石的坚、白两种属性绝对分离独立为中心内容,故名。为先秦名家“离坚白”派的代表作。参见“离坚白”。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