便门桥怎么写好看:
便门桥历史词典解释
亦称西渭桥。西汉筑,在今陕西咸阳市南渭河上。《汉书· 武帝纪》: 建元三年 (前138),“初作便门桥”。即是。《三辅决录》: “长安城西门曰便门,门北与桥对,因号便门。唐时,长安人送客西行多到此相别,又名咸阳桥。” 宋敏求 《长安志》 卷13: “渭河浮桥,在汉渭城县南北两城中间,架渭水上,即汉之便桥也。……唐末废。皇朝乾德四年重修,后为暴水所坏。淳化三年徙置孙家滩,至道二年复修于此。” 后毁。
即“西渭桥”。
词语分解:
- 便门桥的解释 汉 长安 城西北、 渭水 上的桥名, 武帝 建元 三年始建。汉书·武帝纪:“初作 便门桥 。” 颜师古 注:“ 苏林 曰:‘去 长安 四十里。’ 服虔 曰:‘在 长安 西北, 茂陵 东。’ 便门 , 长安 城北面西头门,即 平门 也……於此道作桥,跨渡 渭水 以趋 茂陵 ,其道易直,即今所谓 便桥 是其处也。便读如本字。”
- 便门的解释 1 ∶建筑物的旁门或主要大门的副门2 ∶指装在大门上成为大门的一部分或设于大门旁边的小门
- 桥的字典解释 桥 (橋) qiáo 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:桥梁
历史地名推荐:秋长镇
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南部。面积145平方千米。人口2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棚下岭,人口6150。镇名取境内秋溪和长兴两大村名首字而得。1949年属惠阳县第三区,后属第五区。1958年与新圩合设秋长公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