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舍短取长 |
释义 | 舍短取长历史典故 舍短取长怎么写好看:舍短取长书法图片 舍短取长历史词典解释谓弃其短处,取其长处。《汉书.艺文志》:“若能修六艺之术,而观此九家之言,舍短取长,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。”《后汉书.李燮传》:“及其在位,廉方自守,所交皆舍短取长,好成人之美。”宋.陆游《拟上殿札子》:“克己以来之,虚心以受之,不惮舍短而取长,以求千虑之一得,庶几下情得已毕达。”亦作“舍短从长”。《旧五代史.梁太祖纪五》:“如或一言拔俗,一事出群,亦当舍短从长,随才授任。”亦作“舍短录长”。宋.朱熹《丞相魏国陈正献公行状》:“谓宜广收博采,舍短录长,用之绳墨之外,责以事业之成,勿拘小节,勿课近效。” 连动 舍弃其短处,录用其长处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若能修六艺之术,而观此九家之言,舍短取长,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。”△用于对人才和事物的态度方面。→扬长避短 ↔求全责备。也作“舍短从长”、“舍短录长”、“舍短用长”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天下为一指国家统一。汉.荀悦汉纪.武帝纪四:“今天下为一,春秋之义,王者无外,偃巡封域中,而辞以出境何也。”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