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阳怎么写好看:
昆阳历史词典解释
战国魏邑,后入泰。即今河南叶县。因在昆水之北而得名。《史记·苏秦传》: 苏秦说魏襄王曰,“大王之地,南有鸿沟、陈、汝南、许、郾、昆阳”。又 《魏世家》: 信陵君谓安釐王曰,“秦叶阳、昆阳与舞阳邻”。即此。秦置昆阳县。
(1)古邑名。战国魏邑,后属秦。在今河南省叶县,因在昆水之北得名。《史记·苏秦传》:“大王之地,南有昆阳。”即此。秦置县。(2)集镇名。在浙江省永嘉县西南部、金仓背山南麓。昆阳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4890。传唐初潘姓始居,名金仓下,后裔为官,改名官垟,演变为今名。产茶叶。有清建集相寺。公路通白泉,接永缙公路。
词语分解:
- 昆的字典解释 昆 kūn 子孙,后嗣:昆裔(子孙后代)
- 阳的字典解释 阳 (陽) yáng 明亮
历史地名推荐:卜弋镇
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西北部、扁担河两岸。面积41平方千米。人口3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卜弋桥,人口 3500。原名千里墩。元建桥,名卜弋望仙桥。相传丁令威在此驱走异鸟,为民除害,故名;后简为今名。镇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