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学象数论历史词典解释
书名。明末清初黄宗羲撰。六卷。本于王弼《周易注》、程颐《易传》,加以引申发挥,以排击京房、焦延寿之五行纳甲说和陈抟、邵雍之先天象数学,认为前者堕入“淫瞽方技之流”,后者系“一家之学耳”。并指斥朱熹《周易本义》,认为《周易》本有八卦、六爻、方位、互体等七象,而后世象数家所奉纳甲、动爻、卦变、先天四象之说,实属伪造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称:“其持论皆有依据”。于掊击汉、宋之先天象数学,甚有影响。胡渭、惠栋之《易》学研究,均承其绪,辑佚参证,穷溯本末。收入《黄梨洲遗书》、《广雅堂丛书》。
词语分解:
- 数论的解释 数学的一个分科,主要研究正整数的性质及其有关的规律。按研究方法的不同,大致可分为初等数论、代数数论、几何数论、解析数论等。
历史知识推荐:申明亭
明代各乡里社申明教化之亭。洪武五年1372二月,始设于各府、州、县。凡境内人民有犯,书其过名榜于亭上,使人知惩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