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夏台 |
释义 | 夏台历史地名 夏台怎么写好看:
夏台历史词典解释又称钧台。在河南省禹州市北门里。夏代历史遗迹之一。禹治水有功,舜封禹为夏伯于夏邑,即今禹州。《左传》昭公四年(前538年):“夏启有钧台之享。”即此。相传夏桀囚汤于此。《史记·夏本纪》:“召汤而囚之夏台。”钧台原在市南,早圮。明嘉靖十年(1531年)知州刘魁在县治北门内建禹、汤庙。清康熙三十八年(1699年)知州于国璧在庙前建大门,题名“古钧台”,清末毁于兵火。仅存台基,略呈方形,高4.4米,阔 7.4 米,长6.15米。台南过洞两侧刻有楹联:“得名始于夏,怀古几登台。”现已将原古钧台拆迁,向后移15米,按原样复原,上部并增建四角攒角式亭子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地名推荐:邓埠镇①即今江苏高淳县东六十里定埠镇。南宋景定建康志卷16:“邓步镇在溧水县南一百二十里。乾道四年正月差官收税。宝祐四年权镇张师鲁申府移东坝市收税。”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高淳县:“邓埠即古东坝镇,亦曰广通镇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