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历史知识:

 

词条 不一而足
释义

不一而足

历史典故

不一而足怎么写好看:

不一而足怎么写好看不一而足书法图片

不一而足历史词典解释

    原为称美吴公子季札之词,后则泛指某种不好的言行,屡见不鲜。季札是吴王寿梦幼子。寿梦死前,遗命传位季札,而他却坚辞不受,以此扬名列国。公元前544年,他代表吴国出聘鲁国。鲁国《春秋》记载为,“吴子使札来聘。”《公羊传》在解释这条记载时认为,根据《春秋》笔法,有才能的人是不能直书其名的,为什么在这里却直称其名?根据《春秋》笔法,涉及夷狄史实时不书其君,但是由于他派遣的使臣如此贤明,则只书写其君为“吴子”尚觉不够,而且还要在史籍上留下使臣的名字。w

【出典】:

    《春秋公羊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札者何?吴季子之名也。《春秋》贤者不名,此何以名,许夷狄者,不一而足也。!”

【例句】:

    清·曹雪芹、高鹗《红楼梦》第一百十七回:“贾环、贾蔷等愈闹的不象事了,甚至偷典偷卖,不一而足。”


偏正 原指不能因其一事而使之满足。后指同类情况或事物很多,不止出现一次或不止一种。语出《公羊传·文公九年》:“许夷狄者,不一而足也。”郭明化、张重天《翼鲁春秋》:“其他的人,有尖起嘴唇喝茶的,有悠闲地仰着脖子喷吐烟圈的,还有捻着根火柴挖耳朵的,奇形怪状,不一而足。”△用于形容事物多。→层出不穷 ↔区区之众。 也作“不一而止”、“不壹而足”。

词语分解:

  • 不一的解释 1 ∶不一致,不相同意见不一2 ∶有差异,质量不同质量不一3 ∶旧时书信末尾用语,表示不一一详说
  • 足的解释 足 zú 脚:足下(对对方的敬称)

历史典故推荐:风清月皎

微风清凉,月色皎洁。形容夜景幽美宜人。唐.无名氏薛昭传:“及夜风清月皎,见阶间有三美女,笑话而至。”明.无名氏紫微宫二折:“端的是天晴日晓,更堪那风清月皎。”亦作“风清月白”。宋.吴曾能改斋漫录.吕洞

随便看

 
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4 Suppus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2/23 21:35: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