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政院使怎么写好看:
通政院使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元朝置。秩从二品。通政院长官。大都置四员,上都置一员。下设同知,正三品,大都二员,上都一员;副使,从三品,大都二员,上都一员;佥院,正四品,上都、大都各置一员。
官名。元置,为通政院的长官,见“通政院”。
词语分解:
- 通政的解释 见“ 通政司 ”。
- 院使的解释 1. 元 时习称掌管茶事的人为“院使”。 清 梁章鉅 称谓录·茶:“小知録:‘称院使者, 元 之旧习。’”2.古代光禄寺中掌供玉食及燕享之事的长官为院使,正三品。初刻拍案惊奇卷九:“这本话乃是 元 朝 大德 年间的事。那朝有个宣徽院使,叫做 李罗 ,是个色目人。” 王古鲁 注:“ 元 时宣徽院(即光禄寺)掌供玉食及燕享之事,长官为院使,本係正三品, 大德 年间陞为从一品。”3. 清 代统辖太医院
历史官职推荐:陵署
官署名。北齐太常寺始置,有令、丞,掌管理守卫山陵等事。隋朝沿置,令一员、丞一员。唐朝或隶太常寺,或隶宗正寺,玄宗天宝十三载754改献、昭、乾、定、桥五陵署为五陵台,余陵称署如故,代宗大历二年767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