员外谏议大夫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北魏置。指在正员之外添授的谏议大夫。前废帝普泰元年(531),诏此职得俸而不给力,老合外选者,依常格,其未老欲外选者,听解此职。朔望入朝,若正员有缺,随才进补。
词语分解:
- 员外的解释 1 ∶古指正员以外官员全称为“员外郎”2 ∶指地主豪绅多见于早期白话结交此间一个大财主赵员外,养做外宅。——水浒传
- 大夫的解释 古代官名。西周以后的诸侯国中,国君下有卿、大夫十三6*级,“大夫”世袭,且有封地。后来大夫成为一般任官职者的称呼孤之过也,大夫何罪。——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
历史官职推荐:车前司马
吏名。三国魏置。陈留王咸熙元年264,相国司马昭奏复五等爵,为诸公置车前司马十人,诸侯置八人,诸伯置六人,诸子置四人,诸男置二人。见太平御览卷一九九封建部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