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常青镇 |
释义 | 常青镇历史地名 常青镇怎么写好看:常青镇历史词典解释(1)在江苏省如皋市西南部,焦港河畔、西司马港两岸。面积61平方千米。人口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叶家庄,人口1600。1950年设毕云乡,以毕云烈士命名。1958年与袁庄、薄湾、土山、大洋等乡合并建毕云公社。1965年因焦港河两岸绿化成林,四季常青,遂改名常青公社。1983年改置常青乡。2000年与高井乡合并设常青镇。产稻、小麦、棉花、油菜籽、蚕茧、淡水鱼等。有棉纱、化工、金属压铸、机械配件、食品建材、针织等厂。以丝绸印染、丝毯著名。搬石公路经此。(2)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南部。面积48.5平方千米。人口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姚公庙,人口9140。寓意“四季常青”为名。1958年成立常青公社,1983年改置乡。1992年与姚公镇合并置常青镇。以种蔬菜为主,兼种水稻。合肥柴油机厂、合肥化肥厂、合肥石油加工厂、江淮汽车制造厂设此。有机械、印刷、食品、纺织、服装等乡镇工厂。是合肥南部较大集贸市场。合安公路经此,通公共汽车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地名推荐:焦家山在今江苏仪征市东北。方舆纪要 卷23仪真县: “焦家山在县东北五里。宋开禧二年,金人寇真州,总辖唐璟决陈公塘,水被真州东北境,敌登焦家山望之,知不可越,引退。” 古山名。在今江苏省仪征市东北。南宋开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