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恶相求怎么写好看:
同恶相求书法图片
同恶相求历史词典解释
求:求助。形容互相勾结,共同作恶。《左传.昭公十三年》:“同恶相求,如市贾焉。”亦作“同恶相助”。《史记.吴王濞列传》:“同恶相助,同好相留,同情相成,同欲相趋,同利相死。”亦作“同恶相救”。《晋书.吕光载记》:“晃、穆共相唇齿,宁又同恶相救,东西交至,城外非吾之有,若是,大事去矣。”参见“同恶相济”。
主谓 同作恶者,彼此互有需求。语出《左传· 昭公十三年》:“同恶相求,如市贾焉。”《资治通鉴·晋元帝建武元年》:“太子粲言于聪曰:‘昔周武王岂乐杀纣乎? 正恐同恶相求,为患故耳。’”※恶,不读作wù。△贬义。多用于坏人的成群结党。→党恶朋奸 朋党比周 ↔各不相谋。也作“同恶相救”。
词语分解:
- 同恶的解释 共同作恶。亦指共同作恶者。左传·昭公十三年:“对曰:‘无与同好,谁与同恶?’” 陆德明 释文:“好、恶,并如字。”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·文章:“ 马季长 佞媚获誚, 蔡伯喈 同恶受诛。” 元 刘壎 隐居通议·杂录:“其同恶在某处,姓名、状貌,悉以西邻指之。” 郭希仁 从戎纪略:“﹝ 韩映堃 ﹞遂与同恶 张秉祥 等,乘机鼓煽各刀匪,并代为部勒。”参见“ 同恶相求 ”。
- 相求的解释 互相寻求。易·乾:“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。”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之二:“离鸟夕宿,在彼中州;延颈鼓翼,悲鸣相求。” 唐 韦应物 拟古诗之十二:“芳树自妍芳,春禽自相求。”
历史典故推荐:叱咤风云
叱咤( ㄔˋ ㄓㄚˋ chì zhà 斥乍):怒斥;吆喝。后汉书.皇甫嵩传:“叱咤可以兴雷电。”又唐代骆宾王代徐敬业讨武氏檄:“暗呜则山岳崩颓,叱咤则风云变色。”形容声势威力之大。 述宾 叱咤,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