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魂不守舍 |
释义 | 魂不守舍历史典故 魂不守舍怎么写好看:魂不守舍书法图片 魂不守舍历史词典解释原为“魂不守宅”。灵魂不能依存在躯体之内。形容心神不宁,精神恍惚。管辂(事迹见前“要言不烦”条)从何晏、邓飏处回来对舅父说:“邓飏走路时筋骨脱离,经脉不能控制肌肉,其起、立、倚、倾好象没有手脚一样,这叫作鬼躁。何晏看起来似乎灵魂已不附在其躯体内,血色暗淡,精神飘忽,面如枯槁,这种情况叫作鬼幽。”果然,不久之后,二人因党附曹爽被司马懿处死。 【出典】: 《三国志·魏书》《管辂传》裴松之注引《管辂别传》卷29第821页:“夫邓之行步,则筋不束骨,脉不制肉,起立倾倚,若无手足,谓之鬼躁。何之视侯,则魂不守宅,血不华色,精爽烟浮,容若槁木,谓之鬼幽。” 主谓 灵魂不在人的身上。形容人的精神恍惚,心神不定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管辂传》:“闻晏、飏皆诛。”裴松之注引三国魏·管辰《管辂别传》:“何(何晏)之视候,则 魂不守舍,血不华色。”卢秀灿《桃花梦》:“‘嗬,有这事。’魏人杰拍拍脑袋,有点魂不守舍地说:‘我以为杰英推荐的是男同学,没想到是这么漂亮的女人。’”△贬义。用于形容人精神不集中。→魂不附体 心不在焉 ↔聚精会神全神贯注。也作“魂不守宅”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矛盾相向主谓 矛和盾相对着,比喻针锋相对。宋·钱易南部新书乙:“贞元十二年,天子降诞日,诏儒官与缁黄讲论。初若矛楯相向,后类江海同归。三殿谈经,自此始也。”楯,同“盾”;缁黄,和尚和道士。△多用于政治生活方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