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昧死以闻 |
释义 | 昧死以闻历史典故 昧死以闻怎么写好看:
昧死以闻历史词典解释昧:冒。闻:使听到。冒着死罪说给您听。古代臣子向君主、王后进言时表示诚惶诚恐的用语。《史记.赵世家》:“左师公曰:‘老臣贱息舒祺最少,不肖,而臣衰,窃怜爱之,愿得补黑衣之缺以卫王宫,昧死以闻。’”(黑衣:古代卫士服装。)《宋书.谢灵运传》:“久欲上陈,惧在触罝(jiē,又读jū),蒙赐恩假,暂违禁省,消渴十年,常虑朝露,抱此愚忠,昧死以闻。”(置:捕兽的网。) 原作【没(mò)死以闻】。上引《史记》例,《战国策.赵策四》作“没死以闻”。高诱注:“没,同‘昧’。” 述补 昧,冒。闻,听见。冒着死罪向君王进谏。表示诚惶诚恐。语本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左师公曰:‘老臣贱息舒祺最少,不肖,而臣衰,窃怜爱之,愿得补黑衣之缺以卫王宫,没(mò)死以闻。’”《宋书·谢灵运传》:“久欲上陈惧在触罝(jiē,又读jū),蒙赐恩假,暂违禁省,消渴十年,常虑朝露,抱此愚志,昧死以闻。”△褒义。用于敬词、谦词方面。也作“没死以闻”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他山之石诗.小雅.鹤鸣:“它山之石,可以为错。”毛传:“错,石也,可以琢玉。举贤用滞,则可以治国。”郑玄笺:“他山喻异国。”又:“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”毛传:“攻,错也。”本谓别国的贤才也可用为本国的辅佐,正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