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听而不闻 |
释义 | 听而不闻历史典故 听而不闻怎么写好看:
听而不闻历史词典解释闻:听见。听着却没有听进去。常以形容不重视,不关心。《礼记.大学》:“心不在焉,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食而不知其味。”《镜花缘》九○回:“这个大家都知,就只再芳姐姐一心只想学课,只怕是听而不闻。”茅盾《小圈圈里的人物》:“但这句话,祥师母竟听而不闻,她瞪着眼朝那近在身边的‘二筒’发怔。”也指听力有限,不闻声音。《管子.君臣上》:“虽有明君,百步之外,听而不闻。” 其他 听了却没有听进去。形容不重视或漠不关心。语本《老子》14章:“听之不闻名曰希”。高阳《粉墨春秋》15回:“刘德铭恰好乘她不注意时,恣意平视;一时遐想升腾,连香港传来的日机空袭的爆6*炸声都听而不闻了。”△多用于情状方面。→闭目塞听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心宽意爽元·许谦白云集•马公岭:“熟视徐行路觉平,心宽意适步更轻。”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