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青面獠牙 |
释义 | 青面獠牙历史典故 青面獠牙怎么写好看:
青面獠牙历史词典解释青面:青色的脸。獠牙:露出嘴唇的长牙。形容面貌凶恶狰狞。明.汤显祖《牡丹亭.圆驾》:“似这般狰狞汉叫喳喳,在阎浮殿见了些青面獠牙,也不似今番怕。”《孽海花》二三回:“这一喊,顿时把几个乌嘴油脸的小孩,变了一群青面獠牙的妖怪。”鲁迅《呐喊.狂人日记》:“我出了一惊,遮掩不住;那青面獠牙的一伙人,便都哄笑起来。”亦作“青脸獠牙”。《西游记》六回:“那真君抖搜神威,摇身一变,变得身高万丈,两只手,举着三尖两刃神锋,好便似华山顶上之峰,青脸獠牙,朱红头发,恶狠狠,望大圣着头就砍。” 并列 脸色铁青,牙齿露出嘴唇之外。形容凶恶狰狞,面目可怕。柳建伟《金铃铛》:“竹溪坝的人很吃惊,那个身首异处的妖怪没有长成青面獠牙,是一个眉清目秀的男婴。”△贬义。用来描写魔鬼和坏人。→张牙舞爪 牛头马面 ↔慈眉善目。也作“青脸獠牙”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承天之祐祐:保佑。承受上天的保佑。语本易.大有:“自天祐之,吉无不利。”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