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十二时 |
释义 | 十二时历史知识 十二时怎么写好看:
十二时历史词典解释历法名词。古时分一日为十二时,以干支为纪。《左传·昭公五年》:“故有十时”,晋杜预注有夜半、鸡鸣、平旦、日出、食时、隅中、日中、日映、晡时、日入、黄昏、人定。南北朝时始以十二支记时,即子时、丑时、寅时、卯时、辰时、巳时、午时、未时、申时、酉时、戌时、亥时。清赵翼《陔余丛考》谓一日十二时始于汉:“其以一日分十二时,而以干支为纪,盖自太初改正朔之后,历家之术益精,故定此法。”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张垍唐河南洛阳人。张说子,张均弟。娶玄宗女宁亲公主。玄宗特加恩宠,许于禁中置内宅,赏赐珍玩,不可胜数。为中书舍人,玄宗并欲任为相。天宝十三载754,遭杨国忠谗,贬卢溪郡司马。同年召还,拜太常卿。安史之乱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