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宗五正怎么写好看:
九宗五正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殷朝始置,周沿置。春秋晋国亦置。《左传 ·定公四年》:“分唐叔以大路、密须之鼓,怀姓九宗,职官五正。”《隐公六年》:“翼九宗五正顷父之子嘉父逆晋侯于随”。杜预注:“五官,五官之长。九宗,一姓为九族也。顷父之子嘉父,晋大夫。”
词语分解:
- 九宗的解释 同姓的九族。左传·隐公六年:“翼九宗、五正。” 杜预 注:“九宗,一姓为九族也。”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·书:“ 鲁 之封有六族焉, 卫 之封有七族焉, 唐 之封有九宗五正焉。”
- 五正的解释 1.射仪用的五色箭靶,正中朱色,依次向外为白、苍、黄、玄诸色。周礼·夏官·射人:“王以六耦射,三侯、三获、三容,乐以騶虞,九节五正。” 郑玄 注:“五采之侯,即五正之侯也。正之言正也,射者内志正,则能中焉。画五正之侯,中朱,次白,次苍,次黄,玄居外。” 汉 张衡 东京赋:“张大侯,制五正。”乐府诗集·燕射歌辞三·隋大射登歌:“巾车整三乏,司裘饰五正。”2.五行官长。左传·隐公六年:“ 翼 九宗五
历史官职推荐:门大夫
①官名。春秋晋国置,掌宫门警卫、通谒等事。见说苑 ·正谏。西汉置为列侯家臣,亦掌门卫、通谒。东汉省。②“太子门大夫”省称。 官名,俸六百石。西汉时太子和列侯均有门大夫。太子门大夫掌管东宫之门,列侯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