鸿胪井怎么写好看:
鸿胪井历史词典解释
唐先天二年(713),郎将崔訢以摄鸿胪卿出使渤海,自登州(治今山东蓬莱)泛海于今辽宁旅顺口登陆,至渤海靺鞨都城(今吉林敦化敖东城),册大6*祚6*荣为渤海郡王、忽汗州都督。开元二年(714)回唐,途经辽东半岛南端,于今旅顺黄金山阴凿井两口以纪念,并刻石题记。《大明一统志》辽东都指挥使司下有鸿胪井,即此。清末,井已湮没。石刻于1911年被日本人运存东京宫内省怀天府。
词语分解:
- 鸿胪的解释 1.官署名。周礼官名有大行人之职, 秦 及 汉 初称典客, 景帝 六年,更名大行令, 武帝 太初 元年,改称大鸿胪,主掌接待宾客之事。 东汉 以后,大鸿胪主要职掌为朝祭礼仪之赞导。 北齐 始置鸿胪寺, 唐 一度改为司宾寺, 南宋 、 金 、 元 废, 明 复之, 清 沿置。主官或称卿,或称正卿,副职为少卿,属官因各朝代而异,或有鸣赞、序班,或置丞、主簿。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:“典客, 秦 官,掌诸
- 井的字典解释 井 jǐng 人工挖成的能取出水的深洞
历史知识推荐:龙图阁待制
官名。北宋景德元年1004置,以他官兼任。无吏守,无职掌,惟出入侍从备顾问。四年,定其位在知制诰下。多以特恩加赐内外官,带此职者可享受超迁官阶的优待。元丰改制后,定为从四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