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沁河 |
释义 | 沁河历史地名 沁河怎么写好看:沁河历史词典解释在今河北邯郸市北。《清一统志·广平府一》 “渚、沁二河”条:“沁河在(邯郸)县北,其源亦有二:一在县西二十里曰岩嵛河;一在县西北二十里曰牛照河。二河皆出紫山,合流径县西北一里,又东绕县北入滏阳河。” 又称沁水。古称洎水、少水。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:“谒戾之山,其上多松柏,有金玉。沁水出焉,南流注于河。”即此水。黄河下游支流。在山西省东南部。源出沁源县北太岳山东麓,南流到河南省武陟县入黄河。长485千米,流域面积1.35万平方千米。水力资源丰富。主要支流有丹河等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地名推荐:亮甲店镇1在河北省玉田县东部。面积74.8平方千米。人口3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亮甲店,人口1920。传唐太宗东征时晾甲于此,得名晾甲店,后讹为今名。一说刘、李二家在此开店,称两家店,后谐为今名。1953年设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