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山王鼎怎么写好看:
中山王鼎历史词典解释
战国时中山王
所作青铜器。1977年出土于河北平山中山王墓1号墓。青铜身,铁足,身扁圆,有盖,盖顶有三环钮,附耳、蹄足。通高51.5厘米,最大径65.8厘米。鼎盖环钮以下至鼎身足部以上刻铭文七十七行,共四百六十九字,系迄今发现的最长的战国青铜器铭文。王在铭文中以燕王哙惑于子之而亡国为例,说明要警惕奸邪小人,追述了其自幼继承王位得到相邦(即司马赒)辅佐的经过,赞颂了的德行与其率三军征伐燕国,开辟疆土之功业。铭末训教后嗣,要以越覆吴之史实为治国之鉴。据此铭,鼎作于王在位之十四年,当在前314年齐破燕与前307年赵军略中山之前的一段时间内。铭文中所载中山伐燕、中山君世系,以及越“五年覆吴,克并之至于今”等史实,可补史籍之阙。文内多次引用儒家经典,亦反映了儒学在中山国之盛行。
中山王鼎器形图
词语分解:
- 中山的解释 1 周代诸侯国名。今河北正定县东北,战国时为赵武炅王所灭兼……赵、 宋、 卫、 中山之众。—— 汉· 贾谊过秦论2 又非尊于…中山之君。
历史知识推荐:桓伊
东晋谯国銍县今安徽宿州西南人,字叔夏,小字野王、子野。有武略,频参诸府军事,累迁大司马参军。授淮南、历阳太守,破王鉴、张蚝。进都督豫州诸军事、豫州刺史。太元八年383,随谢玄破苻坚于淝水,封永脩侯。